Matthew Tommasini:工程師和作曲家也是Craftsman of piece - 楊天帥 - 2011年6月24日
科大近年發展人文學科,開辦音樂課程,長遠更欲創立音樂系,於是請來了Matthew Tommasini,一位來自美國的新銳作曲家。
「我的目標是原創(Original),而這不必創新(Innovative)。」Matthew說。
「你甚至可以重複使用舊元素,只是這必須是你自己的風格。」他道。「沒有必要Reinvent the wheel!」
兒時志願做工程師
Matthew早前為科大「創意間的親暱」活動創作一曲,名為Awaken This Feeling。樂曲透過把巴赫作品拆解再拼貼,描述科學理論在愛因斯坦腦海成形的過程。
「選擇巴赫,一是因為其作品蘊藏嚴謹的數學原則,二是愛因斯坦本人確實很喜歡巴赫。據聞他會一邊拉奏巴赫與莫扎特,一邊思考科學定理。」
藝術與科學彼此緊扣,這是科大推動音樂教育的原由。箇中道理,從兒時志願成為工程師的Matthew身上解讀,最好不過。
生於1978年的Matthew,五歲開始學鋼琴,可惜遇上一個堅持做工作紙比練琴重要的老師,令Matthew對鋼琴生厭。或許因為父親是工程師,Matthew反而情迷電機,房間貼的是機械海報。閒來無事,喜歡把金屬鎖拆開,研究裏頭的結構。
如此一直到高校畢業,眼看同學十有八九選修理科,Matthew想要一種不同的人生,但仍未能摸清這到底是什麼。
一天他觀看洛杉磯愛樂樂團(LA Philharmonic)演出當代作品,節目前有一講座,向觀眾解釋作品內涵與含義。
「那講座有趣極了,我從中理解到作曲家是如何把多個『部件』嵌成一首歌曲。原來工程師和作曲家某種意義上是毫無二致的,彼此也是一個Craftsman of piece。」Piece這個詞語妙到毫巔──它既可解作樂章,又可譯做物件。
於是,Matthew 毅然報讀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(UCLA)作曲系。從那時起,他正式接受正統音樂訓練。
一次Matthew在學校作曲,碰巧洛杉磯愛樂樂團的中提琴首席路過,聽到琴音,敲門問:「這是什麼?」Matthew答:「功課。」
「好,寫一支中提琴奏鳴曲給我。」
談到此事,至今Matthew仍很興奮:「當時我連十九歲也未到!」
自UCLA畢業後,Matthew再赴密西根大學(University of Michigan)修讀碩士及博士學位。美籍華人作曲家盛宗亮,是他的師傅之一。
「回顧自己當時的作品,覺得它們很幼嫩。可我接受,我明白當時自己的限制為何。這些作品就像二十歲的我的照片一樣。」
作曲家是語言學家
Matthew的音樂風格前衞,但他自言不是一個激進作曲家。
「不少當代作曲家很激進,但我不是,我不要求樂手做奇怪的事,也不要求他們有高超的技巧。我希望樂手可以很輕鬆地拿起樂器就玩我的音樂。」
他認為,無論流行曲還是古典樂,最好的音樂必定不拐彎抹角,從最簡單的概念出發,直接與聽眾對話。
「音樂是語言,所以作曲家就是語言學家。到底這種語言如何組合?如何嵌入意思?這是我感興趣的地方。」說來說去,始終還是「組合」與「嵌入」一類機械工程用語。我問Matthew,會否始終放不下對金屬鎖的興趣?
「現在無興趣了!」他笑道。「不過諷刺的是,兜兜轉轉,我又回到了香港『科技』大學教書!」